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艺术展新闻发布稿

2020-07-22 18:25:35

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艺术展新闻发布稿

活动组委会

(2020年7月22日,福州)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艺术展活动组委会,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非常感谢大家对活动的关注与支持。

“两岸一家亲、漳台亲上亲”。漳州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台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在深化两岸合作交流合作中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台湾现有2300多万人口中,祖籍漳州的就有近1000万人;台湾主要民间信仰中,开漳圣王、保生大帝、关帝的祖庙均在漳州。近年来,漳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福建打造成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实施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持续推进经贸、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有效促进了两岸融合的发展。

在产业合作方面,我们持续巩固提升漳州台商投资区、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福建漳州)花卉集散中心、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五大国家级对台合作平台,着力打造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省级对台合作平台。截至2020年6月,全市已累计批办台资项目3200个,合同台资168.9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21.7亿美元,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其中,农业利用台资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一位。

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以祖地文化、民俗文化交流为重点,每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周、海峡论坛漳州活动、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等一系列交流品牌活动,组织漳州芗剧团、木偶剧团等文艺团体入台巡演,等等,深受台湾乡亲的欢迎。频繁持续的文化交流,明显增进了台湾同胞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认同感,促进了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在载体建设方面,我们着力打造白礁慈济宫、东山关帝庙、林语堂纪念馆、开漳历史文化博物馆等24个对台交流基地,为台胞来闽来漳寻根谒祖、观光旅游、学术研讨提供了多种交流平台。海峡两岸影视制作(漳州)基地、漳州东南花都等台湾青年体验式交流中心更是发挥了示范作用,深受两岸青年喜爱。

作为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艺术展的东道主,漳州市委、市政府及东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活动的筹备工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活动将于7月27日如期在东山岛开幕。活动将搭建闽台文化交流线上平台,发布两岸影视音乐创作交流计划,举办首届水仙花微电影短视频展、第二届闽台电影展、“中国东山岛”全国摄影展、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嘉年华、“人民的好公仆”—谷文昌题材影视创作等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等作为指导单位,提升了活动的层次和水平。活动邀请了指导单位以及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领导嘉宾;邀请了纪录电影《县委书记谷文昌》主创人员和谷文昌家属代表;邀请了在闽台企台胞代表,等等。同时,我们还将采取“云”参会模式,邀请海峡彼岸的台湾嘉宾线上参会。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在此,我们诚邀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并通过你们邀请更多的新闻媒体朋友,齐聚漳州,共襄盛举。我们深信,有省委宣传部及各级各部门的精心指导、大力支持,有各新闻媒体的深入报道和广泛宣传,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艺术展一定会办成一次主题鲜明、亮点纷呈、成果丰硕的盛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