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背景材料

2020-06-16 07:13:01

       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横断山脉南段,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上游,与四川、青海、云南接壤,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悠久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茶马古道的物资集散地,是连接藏川滇青的枢纽和西藏通往祖国内地的重要门户,是西藏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地区。全市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市区海拔3200米,现辖11个县(区)、138个乡(镇)、1142个村(居),总人口78万,居住着藏、汉、回、纳西等36个民族,其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5.5%。

       昌都境内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达771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000万千万以上;有高等植物1000余种70余科,约180余属,冬虫夏草、贝母、雪莲、红景天、天麻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达1200余种;各类野生动物有4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7种;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6处其中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2处、2A级景区13处。

       昌都历史文化悠久。昌都古称“察木多”“叉木多”等,意为“两河汇合口”,昂曲河和扎曲河在此合流后称澜沧江。卡若遗址表明,5000年前昌都已有人类生存;元朝时昌都归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代属“朵甘卫指挥使司”管理;1908年,清光绪帝任命赵尔丰为驻藏大臣兼边务大臣,实行“改土归流”,设府县治理昌都;民国时昌都为西康省一部分;1950年10月19日昌都解放;1951年1月2日昌都解放委员会成立;1959年3月20日国务院撤销昌都解委会设立西藏昌都地区,期间区划名称略有调整。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昌都撤地设市。

       70年岁月沧桑,70年翻天覆地。昌都解放70年来,经历了恢复生产建设(1950—1959年)、民主改革(1959—1965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966—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9年至今)四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昌都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依靠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把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对口援昌省市企业的无私援助转化为加快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稳定的强大动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了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进步,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新昌都正以全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重要指示,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全力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进程,大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昌都主城区建成了解放广场、明珠公园、茶马桥、胜利街下穿隧道、昌都镇供水工程等一大批重大城市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先后改造、新建旧城区及新区道路33条、总长38.5公里,新改建城市给排水管网112.5公里,新改建市政桥梁6座、人行过街天桥3座,建成特色小城镇6个。截至2019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9.2%,主城区户籍人口达到7.69万人,面积达8.9平方公里、较2012年提高约1.2倍。“七城同创”深入推进。坚持规划引领、高位推动,精准、有序、有效推进“七城同创”工作。截至2019年底,各专项创建指标完成762项、完成率达到85.43%,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办第二次实地测评,全国双拥模范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顺利通过自治区评审,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国家暗访,国家园林城市完成资料审核。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持续用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完善生态制度,强化生态治理,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主要江河干流、流经主要城镇河流和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及以上标准,昌都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得到全面保护。

       民生福祉显著增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重要指示,努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深入推进“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减贫3.84万户19.46万人,1127个贫困村退出,11县(区)实现脱贫摘帽,有史以来第一次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教育事业突飞猛进。解放前的昌都只有两所私塾,学生不到20人。经过70年的发展,昌都现代教育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从过去只有贵族僧侣教育发展到初步建立现代教育体系,从过去只有少数特殊人群享受教育发展到广大农牧民子女普遍享受的“三包”政策和优质教育资源,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指示,大力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69所,在校学生达14.7万人,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79.75%、99.85%、100.38%、65.9%。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50年,昌都没有一所医院,现代医疗人才资源匮乏、仅有少数僧医和零星藏医,劳动人民生病只能小病拖、大病扛。如今的昌都建立了藏中西医结合、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截至2019年底,昌都医疗卫生机构达369个,拥有床位2765张,卫生技术人员3642人,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到3.5张、4.62人;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8.24/10万,婴幼儿死亡率降至6.63‰,人均寿命从1950年的35.5岁提高到2019年的70岁,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87.6%,相关指标与70年前相比均大幅提升。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弘扬。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藏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工作,多次拨付专款维修强巴林寺、查杰玛大殿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持单位。昌都始终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指示,坚定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截至2019年,昌都已建成市图书馆及11县(区)民间艺术团排练场所、1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实现全覆盖。目前,昌都已建有卡若遗址、小恩达遗址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青热巴、盐井制盐技艺等项目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藏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有序有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兜牢民生底线”“就业优先”的重要指示,深入落实国家就医就业保障政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2019年全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47.68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1万人,转移富余劳动力12.27万人,开发就业岗位8300个,新增城镇就业5153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0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社会长期全面稳定。70年来,昌都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的重要指示,坚持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将教育与打击、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以十四世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同时强化党的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平安昌都建设,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和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推动了社会向长治久安转变。今天的昌都社会和谐稳定,各族群众“要稳定”的愿望越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