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福建省“国防人物” 获奖人员事迹材料

2019-04-18 15:31:21

 

 

 

 

首届福建省“国防人物”

获奖人员事迹材料

 

 

 

 

 

 

 

 

 

 

 

 

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编印

二〇一九年四月


 

一、正式人选(15人)

 

1)卢福祥——福建省军区福州第八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

卢福祥,江苏姜堰人,1929年2月出生,1944年9月入伍,1945年9月入党,现为福建省军区福州第八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离休前任省军区司令员。该同志参加过我军苏中七战七捷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福州战役、厦门战役等著名战役,至今身上留有数道伤痕,体内留有弹片,先后立过8次战功,一次二等战功,纵队“战斗英雄”称号和“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他离休后不改革命本色,积极为社会事业和干休所建设作贡献,先后被原南京军区、省军区评为“先进离休干部”,并当选原南京军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1个旅阻击敌人5个师。1944年,年仅15岁的卢福祥参加了新四军苏中三分区武工队、深入扬州、泰州地区打击敌人。日本投降前,他被任命为泰州城南反攻大队队长。17岁时,他随部队编入到苏中7纵队92团,任该团8连2排副排长,参加了海安到盐城的通榆线阻击战。在这场残酷的阻击战中,我军以一个旅的兵力抗击敌人5个师的轮番进攻。敌人有飞机大炮,我军连子弹都非常缺乏,历时两个半月,战线长达100多公里。到盐城撤退时,130多人的8连仅剩18人,卢福祥被誉为“十八条好汉之一”,但进军福建时,18人只剩下他一人。

负伤差点被“活埋”。1947年严冬,滴水成冰,在苏中角斜场攻坚战中,卢福祥率领一个排战士乘黑破冰过河,偷袭歼灭了范公堤上敌一个警戒排,占领了制高点。然后,直插敌阵地仅100米的一条小河沟,打退了敌人多次反冲击,一直坚持到第三天上午随主力部队向敌人发起冲击。那次战斗中,全排仅剩下9人,卢福祥被子弹击中头部,昏死在阵地上。敌人增援部队来了,部队立即转移,伤员抬走了。由于卢福祥脸上、身上都有血,人失去知觉,棉衣结冻僵硬,被战友认为牺牲了,交由地方政府掩埋。一位细心的赵大娘发现他还有微弱的气息,便把他背到家里藏了起来。他在赵大娘家住了十几天,硬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性命,伤势稍好,他就由地下党组织送到根据地医疗队医治。

奉献余热求作为。离休后,卢福祥积极投身红色教育事业,四处筹措资金,有时还垫上自己的工资,先后出版发行了《叶飞》《炮击金门纪念文集》等有影响的领导人文集,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赠送部队和学校。他还多次应邀到驻闽部队、高校、政府机关等单位,讲述新四军光荣战斗历程,进行红色传统教育,勉励后人珍惜荣誉、再立新功;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代,2008年他协调有关部门,多次现地勘察选址,研究方案,在福清岞坊村建了一坐教育基地“德胜公园”,通过立碑、建亭来纪念福州战役。晚年的卢福祥还爱上了书法艺术,刻苦加毅力,使他的书法艺术颇有成就,作品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深圳、福州等地参加展出并多次获奖。“中华军魂书法集”、“共和国将军书画集”、“共和国部长墨宝集”、“中国俄罗斯文化交流书画集”等几十本书画集都有他的作品。近年来,在他亲自组织下,先后举办了“庆奥运”、“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建军82周年”等5次大型书画展,编印出版了“福建百位将军书画集”、“闽疆戎韵书画集”等。他还多次组织省军区老年书画组的老同志下基层、进军营“讲传统、送书画”,累计赠送书画1000多幅,上传统课近50场,受到军地广泛好评。 

 

2)蒯  威——73653部队某连连长

蒯威,男,汉族,1986年6月出生,江苏射阳人,2004年12月入伍,2006年4月入党,本科学历,上尉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某连连长。熟练掌握三型伞降、轻装潜水、多能射击、槽道式冲锋舟驾驶等特战技能,先后被表彰为陆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东部战区陆军“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2014年12月,习主席亲临视察原南京军区,在重大军事成果展示现场,蒯威作为行动分队代表,面对面向习主席汇报4分钟,受到主席嘉许。

投身战位铸军魂,以绝对对党忠诚强化矢志报国的使命担当。一片丹心永向党,随时准备上战场。担任特战尖刀连连长的第5天,他就带队开赴浙江某地执行任务。在一次远距离海上渗透训练时,他正感冒发烧,上船后持续呕吐,黄胆水都吐了出来,领导和军医都劝他放弃训练。但作为一连之长,训练要当“领头羊”,冲锋要当“刀尖子”,只能选择坚持。适应颠簸后不顾身体虚弱,白天坚持和队员们参加演练科目,晚上持续输液疗养,硬是靠着“拼命三郎”的劲头带领全连官兵圆满完成训练。担任连长以来,他带队先后转战东南沿海10多个无人岛屿,出色完成20多次实战化演训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绝对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

逢敌亮剑谋打赢,以绝对必胜意志锤炼有我无敌的血性胆气。军人的天职是打仗,军人的荣耀是打赢。他始终保持战斗冲锋的姿态,敢同对手殊死搏斗、敢于亮剑血战强敌。2014年,在东南某海域与兄弟单位开展红蓝实兵对抗。面对蓝军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铜墙铁壁般的严防死守,他带领破袭分队通过“蛙人”运载器潜行至一处高40余米、几近垂直的崖壁,利用夜暗隐蔽登陆,一举摧毁敌指挥所、炮兵阵地等6个重要目标,协助夺控分队夺占全岛。2017年9月参加陆军跨区基地化演习,他带领机场夺控分队3分钟内夺占塔台,并出色完成30分钟的控守任务,得到了陆军首长和对手的高度肯定。

挑战极限练绝招,以绝对高于对手的标准锻造一击毙敌的绝杀本领。平时训练高人一等,战时方能胜敌一筹。他始终紧盯对手、勇夺第一,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2013年初参加原南京军区组织的潜水、攀崖、猎杀等特战课目“七个人人会”考核,他带领队员战胜冰冷刺骨的海水、陡峭悬冰的崖壁,每天坚持高强度超负荷训练,最终获得4个单项第一、总评第一的好成绩。2015年参加上级组织的检验考核,他带领狙击小组练据枪,在60多摄氏度的甲板上一趴就是1小时;练瞄准,每天重复出枪、收枪这些简单动作上百次。比武当天,在风急雨大浪高的恶劣环境下,他和队友一举夺得7个课目中5个第一、2个第二的优异成绩。

 

(3)赵禄禄——武警福建总队某特战中队中队长

赵禄禄,男,1989年1月出生,2008年12月入伍,2010年9月入党,本科文化,毕业于北京特警学院,山东泰安人,现任武警福建总队某特战中队中队长。他政治立场坚定,把理想与追求融入部队职责使命,在本职岗位上埋头苦干,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他坚持训练站排头、比武勇争先,累计参加各类比武竞赛20余次,凭着敢于吃苦、勇争第一的拼劲,强忍着脊椎骨中5厘米钢钉带来的剧痛,闯出了军人的霸气和豪气。2015年赴广州参加中斯联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2016年带领中队官兵参加武警部队特勤分队尖子比武竞赛获得第二名,2017年参加总队特战分队比武集训荣获指挥专业第二名;2018年7月,参加总队特战分队干部骨干比武竞赛荣获指挥专业个人总分第一名,2018年9月,带领中队官兵参加武警部队第二届“巅峰”特战比武竞赛获得个人全能总分第八名。他率先垂范,急难险重任务中喊响“跟我上”,带领中队官兵圆满完成“青运会”安保、厦门“金砖”会晤安保、莆田“佛教论坛”安保等重大任务30余次。他坚持以身作则、关爱官兵,先后帮助3名家庭突遭变故的战士解决实际困难,和他们共度难关,赢得了广大官兵的信赖。入伍10年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武警部队“特战全能精兵”称号,所带中队被武警部队树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4)杜艳丽——火箭军某阵地夫妻哨所

杜艳丽,女,河南三门峡人,198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与丈夫苏贝共同值守某阵地夫妻哨所。曾经的她获得过很多荣誉,2012年被三鼎家政集团总公司评为“优秀员工”,2013-2014连续2年被公司评为“优秀主管”,2011-2015年间先后帮助40多名返乡务工人员找到稳定工作,2014年被村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但嫁给了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选择了导弹工程兵就意味着选择了大山和阵地,由于部队建设需要,3年前,杜艳丽辞去了年薪近20万的工作,千里追爱,随夫入山,和丈夫一起坚守信仰。从热闹繁华的城市,到缺水断电的深山;从都市白领,到农村媳妇,生活整个变了个样。杜艳丽甚至还学着做起了农副业,饲养起了鸡鸭鹅,面对生活的艰难她咬牙坚持,面对想家的思念她偷偷擦干眼泪;每逢春节时,她与丈夫主动把回家过年的机会让给其他战友。进驻夫妻哨3年来,她把哨所当家,将值守阵地当成事业干,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安心与丈夫值守阵地,在杜艳丽的心中,只要部队需要,她愿随丈夫长期值守阵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军嫂的强军担当。

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杜艳丽的奉献坚守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2018年3月被96608部队表彰为“强军路上好军嫂”,10月被福建省表彰为“十佳最美家庭”,11月参加全国第二届“共筑钢铁长城,寻找最美军嫂”活动,被评为“五盾荣耀最美军嫂”。

 

5)游爱菊——宁德柘荣县双城镇人

在闽东北小城柘荣,有一位好军嫂的故事广为流传,她就是原总参某通信试验基地总工程师韦步奏的妻子游爱菊。

游爱菊,女,1946年3月出生,福建柘荣人。她38年如一日,默默支持丈夫扎根部队,献身国防事业,虽没有惊人的壮举,却用她柔弱中透着刚毅的肩膀,担负起了一个留守军人家庭的重担,成就了一个军人的强军梦想。

韦步奏大校是我军通信装备试验战线最具权威的专家之一,入伍三十多年来,出色完成了600多项通信装备试验任务,其中9项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先后数次立功, 被原总参通信部评为“全军通信系统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优秀科技干部标兵”。这些荣誉的取得,不仅饱含了韦步奏的艰辛付出,更离不开妻子游爱菊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为了完成各项科研试验任务,韦步奏长年奔波于大山深处和戈壁荒漠,艰苦的条件,让两人相聚变得尤为不易。加之孩子年幼,公公生病,为了照顾家庭,游爱菊只好一次又一次放弃随军去北京的机会。1989年,经熟人推荐,某国有银行总部向韦步奏抛来橄榄枝,希望他能转业,到公司担任通信处长,并承诺为其解决家属子女进京的户口、住房等问题。面对这一难得的机遇,游爱菊心动了,但此时的韦步奏却很为难,如果接受了这个安排,就意味着要脱下心爱的军装,并且他当时负责的某重要实验项目正处于攻坚阶段,离开也意味着前期的努力有可能付诸东流。了解到丈夫的真实想法,游爱菊再一次打消了进京的念头,她明白,成为军嫂,就要学会忍受孤寂,学会坚强。难以想象,在韦步奏38年军旅生涯中,夫妻俩团聚的时间也不过一千多个日夜。

2006年,退休了的丈夫终于回到游爱菊的身边。就在一家人尽享团圆喜庆之时,韦步奏却被查出肺癌,经过漫长而痛苦的3年治疗,带着万分不舍,韦步奏最终还是离她而去。韦步奏的儿子韦晖说:“在病床旁陪着父亲的这段日子,是我母亲最痛苦、但又感觉幸福的一段时光,因为,这是他们这么多年来,呆在一起最长的一次。但是,这却成了他们最后的诀别!”

游爱菊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先后被原总政治部、总参通信部政治部,驻闽部队,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等授予“三八红旗手”、“军人好妻子”、“优秀基层军人家属”和“全军百名优秀军队干部妻子”、“福建省最美家庭”等称号。

 

6)陈元生——石狮市国动委副主任、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

陈元生,男,1964年1月出生,党员,福建福州人,现任石狮市委常委、市国动委副主任、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福建陆军预备役高炮某团政治处副主任,自负责国防动员和双拥支前工作以来,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市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双拥工作以及全民国防教育有了新的提高。

重抓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注重在国防教育方式上求突破,积极协调推动“国际军事比赛-2018”及舰艇开放活动落地石狮。井冈山舰、长春舰、武夷山舰、泉州舰等4艘军舰在某码头集中开放长达4天,系中国海军在同一地点开放舰艇最多的一次,活动共吸引5万多名群众前来参观。精心挑选80多名高三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参与国际军事比赛志愿服务,培养青年崇军尚武精神。下大力提高石狮应征兵员质量,保持了石狮建市30年无责任退兵的纪录。注意在教育阵地建设上求突破,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推动国际军事比赛赛后场地获“将军山海军公园”命名授牌,不断做大做强国防教育特色品牌。

密切军地关系,深化军民鱼水之情。全面发力、扎实开展双拥工作,石狮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和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主动对接服务保障军改工作,全力配合驻石部队完成停止有偿服务工作和土地整合置换,并与91718部队签订928亩土地置换协议,优先保障军队用地。用心用情做实做细慰问工作,2011年分管双拥支前工作至今,带队慰问来石驻训部队70余次并多次主动到云贵高原、漳州某训练基地慰问驻石外训部队以及到厦门慰问凯旋回国的第29批亚丁湾护航官兵,及时帮助部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军人“三后”问题,在石狮市“小政府大社会”行政编制少的情况下,坚持穷尽一切办法和资源优先解决退伍军人安置问题。2011年至今,石狮市接收军转干部79名,其中77名安置到参公以上单位,发放驻军未就业随军家属基本生活补助金436万元,解决军人子女就近入读优质小学192人、幼儿园323人、中学17人。推动每年举办退伍军人、随军家属专场就业招聘会及技能提升培训座谈会。

强化武装建设,提高民兵训练水平。积极协调各方,推进战备规范化建设,推动民兵训练基地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协调军地双方抓好海上民兵训练,推动海洋学院成为石狮市海上民兵训练基地。全力领导和抓实民兵应急分队训练,先后召开多次协调会,解决民兵应急分队训练问题9项,为提升民兵应急分队应急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全力支前保障,确保重大国际军事赛事圆满举行。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国际军事比赛-2018”海上登陆项目支前保障任务部署要求,积极争取并投入近5000万元赛事保障经费,多次带队到赛场一线现场办公,先后主持召开23次军地协调会,推动15000立方米清礁作业、土地和道路的临时征用、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除臭作业、3万吨垃圾外运、赛事交通安保等26项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苏丹等5个国家参赛代表队提供了良好的竞技保障。同时,推动本地媒体结合比赛连续刊发10期60余篇报道,配合央视、新华网、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各级各类媒体制作专题报道100余篇,营造浓厚氛围,相关工作也得到了海军和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7)兰林金——长汀县三洲镇戴坊村大地农林合作社带头人

兰林金,男,1962年8月出生,福建长汀人,1983年11月入伍,1987年1月退伍,现为长汀县三洲镇戴坊村大地农林合作社带头人。

退伍返乡的兰林金因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臂高位截肢,左眼失明,成为严重伤残者。妻子因无法接受这一切,带着孩子离开了他。面对一系列沉重打击,他没有陷入绝望,而是以军人的毅力,重拾生活勇气,组建了大地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把承包的2270亩“火焰山”,变成了满山翠绿的“花果山”,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先后被评为“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被省工会授予“最美劳动者”勋章,相关事迹也被多家媒体报道。

断臂失明,不向命运低头,迎头走上创业路。1987年,25岁的兰林金退伍返乡。婚后,为了养家,他辗转各地打工,做过保安,当过司机,干过矿工。2002年,40岁的他在广东一家砂石厂当爆破员。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引爆炸药,孰料劣质的导火索燃烧过快,炸药提前爆炸,来不及撤到安全区域的他瞬间被炸晕过去。沉重的打击也曾让兰林金陷入绝望,好在他曾经历过军营的锻造,慢慢的,他拿出新兵连时不服输的劲头,重拾生活勇气。洗脸、洗澡、拿筷子、端碗,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都要重新学习,他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凭借着残留的断臂,兰林金终于能够照顾自己。

亏本负债,屡败屡战,荒山终变金山银山。在别人眼里,兰林金能够照顾自己已很不容易,可他不这样想。“不能在家坐吃山空”,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05年起,兰林金用全部5万多元的事故赔偿款做本金,先后4次创业,然而,遭遇到的却是失败与负债。面对命运的一再考验,兰林金却视若平常。他说,经历过军营的磨炼,困难难不倒他,吃苦吓不退他。转机出现在2010年,长汀县开展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参与承包治理荒山者,可免费从县林业局领取树苗。兰林金一口气承包了红旗岭的2270亩荒山,种起了油茶。伴随兰林金承包荒山消息的,是各种质疑:“红旗岭山高土瘦质差,不适合种植农作物”“没有手怎么种地”……但兰林金不信邪,他借款凑齐10万元,开辟了长5公里、宽3米的简易山路,铺设了1000多米长的水管,开始艰难创业。终于,2013年,850多亩油茶都开了花。兰林金乘势而上,又种植了毛竹、苦竹和黄栀子等作物,组建起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基地。

永怀感恩之心,无手书写大爱,带动众人一起奔小康。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衣,兰林金的生活已大大改善,但他没有就此止步,还想为身边依然贫困的乡亲们做点事。他四处协调,组建了大地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断臂铁人”商标,又与人合作,建立百草园农业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基地,租赁1000平方米厂房,进行姜片、姜粉的深加工,迈开了农副产品深加工步伐。“看着大家一起富起来,比一个人富更开心。”这几年,他拿出许多岗位优先照顾村里的乡亲,带着大家一起奔小康,先后有7千余人次在基地务工。在他的激励和带动下,先后有几十户村民也走上了创业致富路。

 

8)曾芝强——厦门铁路公安三级警长

曾芝强,男,19662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安岳人,现任厦门铁路公安处厦门车站派出所三级警长。数十年来,曾芝强同志立足岗位,扎根一线,潜心研究摸索查缉工作本领,练就了一双能够识别违法犯罪分子的神眼,先后查获过持枪流窜抢劫的违法人员俞某、在身上捆绑自制“炸弹”准备进京制造事端的危安人员何某、将毒品藏在裤裆中的贩毒人员李某……因为工作成绩突出,2000年,他以“得票第一”获评全国首届“十佳保安员”,福建省总工会破例为当时还是非正式在编人员的他颁发了“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由于工作能力突出,被当时的铁道部公安局特批,成为全国铁路保安入警第一人,完成从保安员到铁路公安民警的蜕变。

以“水滴石穿”的钻研精神,不断磨练查缉本领。为了练就过硬的查缉本领,曾芝强同志长年坚守在火车站进出站口、广场等区域,对形形色色的可疑人员进行询问盘查,常常一站就是67个小时。通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不断训练,积累了大量的查缉工作经验,并从中总结提炼了“四勤”查缉工作法。该方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周围同事的肯定,并在全国铁路公安民警当中推广运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数十年来,曾芝强同志运用“四勤”查缉工作法,累计破获刑事案件380多起、查获枪支60余支,爆炸装置8个,黄金34.9公斤,毒品2000余克,假币100余万,各种赃款赃物价值总计500余万元。

以“志在千里”的传承精神,持续深化功模引领。曾芝强同志始终秉承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虽然已年过五十,但仍然不辞辛苦,多地奔走,将自己的有益工作经验和方法传授给更多战友,多次作为全国铁路功模报告团、福建省功模报告团、铁路公安局功模报告团成员参加巡回演讲,持续用他的先锋模范事迹激励和引领更多的人,投身到为铁路改革发展和旅客安全出行保驾护航的工作当中。

以“人民至上”的服务精神,始终践行人民警察职责。曾芝强同志把旅客当作亲人一样看待,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数十年来,共为旅客群众服务做好事3000多件,收到锦旗57面,感谢信117封,2010年被福建省评为“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2013年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同年,还荣获“人民铁道卫士”称号。2015年,作为全国铁路公安民警代表参加了“反法西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观礼活动,并受到公安部领导接见。2017725日,曾芝强同志还受邀参加了由福建省总工会主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承办的《老兵新传》特别节目录制,并作为老兵劳模嘉宾代表上台接受采访,塑造了厦门铁警的良好形象。

 

9)何文波——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文波,男,1973年3月出生,福建福清人,现任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他带领福光员工将一家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在3年内实现了产值超5000万元的漂亮转身,既维持了国有体制系统化运营,又稳定了公司从事军工事业的基础和保障,还通过民营机制的灵活性、高效性,提高了公司的独特优势,福光从此走向腾飞,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安防监控产业发展方面,他十分重视抓好自主创新,带领团队生产的同步对焦镜头首次在技术上领先日本企业,打破日本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格局,为我国光学镜头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参与神州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和嫦娥探月工程,研制生产了一系列某式观测镜头,为飞船和卫星的安全飞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参与大船光学辅助着舰系统关键配套系列镜头,成功运用在大型军用舰艇上。在国内率先研制推出500 万、1000 万像素的高清监控镜头、红外夜视镜头、长焦透雾镜头,产品运用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庆阅兵、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重要活动场合。2016年公司成功研制超视距透雾镜头,技术水平属国内首创,可减少不良天气对视觉的影响及提高视频图像的清晰度,它的投入应用不仅带动了透雾镜头的行业技术进步,还大幅降低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在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国家和社会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质量优,交付使用后,获得中科院军工部领导和军方的一致肯定,突破了国际上对我军高科技产品的封锁,为实现军用产品国产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做了很大贡献。短短数年间,福光已是光学镜头、光电系统的领军企业,福建省重要的军工企业之一。2017年公司总资产9亿元,营业收入6亿元,公司已申请专利50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3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59项(含1项国防发明专利),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荣誉称号。

 

10)邱军团——军梦双拥(厦门)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军团,男,1972年6月出生,福建龙海人,现为军梦双拥(厦门)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以来,他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和拥军优属责任,推动拥军优抚安置法规政策落实,以民营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创办军梦双拥双创园,整合政府和社会各方资源,引导省内外优质高新企业和军民融合企业等机构入园创业和服务,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及军属、复退军人创业就业打开一条新路子。

近年来,邱军团带领园区开展复退军人就业创业培训、教学80多场,培训复退军人、军嫂700多人次,同时,他积极整合推介200多个军民融合特色创业项目,通过线上线下招聘等方式为复退军人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目前园区企业入驻率达90%以上,其中复退军人创业就业比例占27%,成功创业或就业接近百人。

他心系军营,积极参加与驻区部队的联系交流,定期组织公司和园区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共建、走访慰问活动,邀请复员军人参加企业交流、重走红色革命线路及厦门市“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等。每逢“八一”建军节、春节等节假日,他都会带领公司员工深入部队驻地、官兵执勤一线开展慰问活动,为部队官兵送去米、面、油、月饼等。他还经常邀请驻军代表、复退军人到园区与企业员工开展交流座谈,增进军地情谊,提高广大园区企业员工拥军爱国的自觉性。

在邱军团的带领经营下,2017年3月,园区成为厦门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二批理事会,军梦双拥双创园被评选为“厦门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员单位”;2017年9月,在“全国首届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上,园区荣获“优秀项目奖”;2018年5月,厦门军梦双拥双创园联手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打造“大学就业实践基地”;2018年7月,园区与厦门警备区政治工作处结对成为军民共建单位;2018年7月,厦门市民政局授予园区“军梦双拥复退军人创业基地”。

 

11)刘宗奎——福建省军安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宗奎,男,19631月出生,福建厦门人,现为厦门泉海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暨福建省军安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既善于商海遨游,更心系国防,热心爱国拥军事业。2014725,他受邀进京参加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座谈会,并受到军委领导接见。

履行保家卫国义务再送女儿当兵。刘宗奎从小崇拜军人。1981年,18岁的他如愿以偿,光荣入伍。在莆田边防支队湄州边防派出所服役的3年时间,铸就了他一生不灭的军人情结。退役后,他继续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成为预备役部队一员,并被任命为福建省陆军预备役某旅船艇运输部队小吨位船艇队长。2013年,他又鼓励支持女儿应征入伍,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支持国防建设不计个人得失。刘宗奎深深懂得“有国才有家,国强家安稳”的道理,2014年,国家为加快某海域岛礁建设要征集部分民船,厦门泉海船务有限公司仅有的几艘大船全部在征调之列,得知这一消息后,刘宗奎二话不说,立即接受了征调,并要求公司员工无条件高标准完成好征调任务。

尽己所能安置退役军人。为帮助更多的退役军人就业,刘宗奎创办军安盾保安服务公司,让数百名退役军人有了工作岗位。同时,他结合自己和员工都有服役经历的特点,积极创新公司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支精干队伍,较好地完成了厦门“金砖会议”和每年厦门“9·8”贸洽会的安保任务。福州、厦门、长沙、深圳等市地铁部分线路的安保工作也由军安盾保安服务公司承担。

热心爱国拥军事业为部队建设做贡献。作为福建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刘宗奎始终热心奔波于爱国拥军工作第一线,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安排的走访慰问基层部队活动,他再忙也要挤时间参加。为壮大爱国拥军队伍,他牵头成立了厦门市泉州商会,并荣任会长。他发动会员单位吸纳退役军人及军属就业,走访慰问基层部队。201292日,他随驻厦海军某部慰问三沙基层分队时,为给守岛官兵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捐款10万元成立了“三沙拥军基金”。

 

12)洪水平——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民兵营教导员

洪水平,196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晋江人,现任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民兵营教导员。他出生在一个民兵英雄家庭,1981年开始参加农村工作,曾任民兵哨所哨长,民兵营长,1988年—2003年,洪水平任围头民兵哨所哨长期间,哨所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被原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授予“全国民兵预备役基层工作先进单位”,原南京军区授予“先进海防民兵哨所”,被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模范民兵哨所”,共获得50多面奖牌奖旗。个人曾先后八次出席原南京军区及省、市表彰大会,25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1989年荣立“三等功”一次,94年至95年连续两年获得福建省民兵哨长军事比武第一名和民兵军事全能第二名。1995年,国防部领导莅临围头民兵哨所视察时,对哨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14年,分别被泉州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评为“爱国拥军模范”,被福建省国防教育联席会评为“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被国家边海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评为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2018年,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

当好渔村双拥领航者。担任村主任以来,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帮助“海防模范连”抓好“菜篮子”工程和射击训练场用地问题,帮助边防所购置警务电瓶车,协助开通围头至泉州拥军专线。打造出民兵哨所综合楼、双拥文体活动中心、“八·二三”拥军大道、警民共建大道、海防执勤路等爱国拥军工程,今年又投入200多万元用于驻闽某旅侦察营的训练场地硬化和广山双拥休闲广场。

谱写军民共建进行曲。根据本村驻军单位多的特点,整合军警民优势资源,大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以“主题党日”为推手,与各驻地部队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每逢八一和春节,还为村里的退伍军人和现役军属送去温暖并为驻地军、警官兵送上节日慰问。通过一系列军民共建活动,围头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分别被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最美渔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福建省文明村、泉州市乡村振兴示范点、晋江市美丽乡村等70多个殊荣。

争当国防教育排头兵。2007年以来,带领村两委积极筹集各级政府和社会资金达两千多万元,挖掘和保护战地文化公园和安业民烈士陵园等“八二三”炮战十二大遗址,打造战争与和平展馆、英烈纪念坛、百将林等教育载体,及时申报国家第八批重点文物和争创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坚持每年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八·二三”纪念和“八一”建军节活动。与此同时,注重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宣传,成功出版《“八二三”炮战纪事》、《“八二三”60周年纪念特刊》,配合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拍摄《英雄安业民》。2018年度,围头红色旅游人数达到150多万人次,其中接受国防教育的人数占30%。昔日的海防最前沿,已成为今日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

 

13)邹桂花——松溪县溪东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邹桂花,女,197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松溪人,现任松溪县溪东乡武装部部长,是全县唯一的一名女专武干部。她爱武钻武精武,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毅,谱写着基层武装工作华美乐章。她就是被大家誉为国动系统“花木兰”的溪东乡武装部长邹桂花。

进取之美--爱岗敬业创一流。邹桂花到任后,深感“打铁必须自身硬”,积极学武装、钻武装,主动申请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业务集训,先后4次参加省、市、县集训,每次都被评为“优秀学员”。特别是参加2017年度“全省新任职专武干部业务集训”考核中,以“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气概,用激情和汗水赢得140名男同志和考官的信服,勇夺综合考核全省第一名。学以致用,全力改变偏远乡落后武装的面貌,2016年以来,在全县整组、征兵、训练和基层规范化建设等全面建设评比中,成绩均排在全县前列。她先后获得了“优秀下派村党组织书记”、“南平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年年被市、县评选为“优秀基层专武干部”,所在溪东乡人武部也被评选为“先进基层武装部”。

担当之美--急难险重当先锋。履职重在担当,担当就是要当先锋做模范。在2016年14号台风“莫兰蒂”、2017年10号台风“海棠”过境松溪时,面对溪东乡几十处地灾点,她一方面运用民兵信息平台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民兵营(连)长及骨干力量组织查巡地灾点,适时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自己组织乡民兵应急排,分班分组深入受灾严重的周墩、竹洋、西洋等重点村紧急转移群众。在2018年村级换届选举中,负责全乡最难开展工作的村庄,她逐户走访调查、宣讲政策、说理化解,严把程序关口,在全乡第一个一次性完成换届选举。在县闽江防洪四期重点项目指挥部,领导总是把最难啃的征地户拆迁户分给她,说“你能以柔化钢”,她也乐于接受挑战,不卑不亢、苦口婆心做工作,不仅超额完成任务,还赢得指挥部和当地群众的共同赞誉。

爱民之美--真情服务赢民心。邹桂花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她常常提醒自己:人不能忘本,党教育了我,部队培养了我,专武岗位成就了我,我必须真情为民服务以回馈报答组织。她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上同样干得很出色。近年来,为挂点村、贫困村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近50万元,带领民兵组织贫困户通过种植茶叶、毛竹、毛芋、板栗等项目脱贫致富。在溪东乡工作8年帮扶3名特困大学生、15名小学生;维护军属权益5起、化解乡村矛盾23起,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自律之美--勤政廉洁树形象。邹桂花深感做任何工作,都是为党分忧,对岗位尽责,最起码要对得起共产党员和武装部长这个称号。针对松溪征兵难、征地难、拆迁难“三难”问题以及“松溪人拐三个弯都是亲戚”的复杂人情关系,她始终牢记党纪、国法,在征兵、拆迁补偿等问题上坚守底线、秉公办事,以自身过硬作风形象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与理解。

 

14)郑晓燕——福建师范大学武装部工作人员

郑晓燕,女,196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连江人,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武装部征兵工作站负责人。自1992年以来,该同志一直在高校从事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在组织军事教学、学生军训和征兵工作等方面,得到上级机关高度肯定,曾荣获教育部“高校预征工作先进个人”,学校历届退伍兵都亲切地称她为“兵妈妈”。

26年的坚守,一心只为部队输送高素质兵员。郑晓燕自小有着浓浓的军营情结,199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坚守在福建师范大学武装部军训和征兵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福建师范大学是全省唯一一所被评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的高校,是全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平时,郑晓燕既要负责全校师生的军训组织计划、日程安排,又要管理协调行政事务工作,还要负责后续的保障工作,保证每年军训顺利进行。自2001年国防部和教育部启动从高校征兵工作以来,郑晓燕同志经历了完整的18年高校征兵工作,每年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如今,福建师范大学已应征入伍1138位学生,涌现出很多高素质兵员,有以个人姓名命名的军事训练法在部队得到推广,有参加国际比武对抗拿了名次的,有在部队立功受奖,也有的退伍后考上了重点大学研究生……

解难帮困,当好部队的“编外政治指导员”。在积极发动学生参军的同时,她还主动作好学生入伍后的下篇文章,与部队一起做好大学生士兵思想工作。学生们在军营的喜怒哀乐、成长和奉献,她都一直牵挂在心。每次通话都能悉心倾听,对大家进行心理疏导,解决疑难问题;碰到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她还积极发动各方力量排忧解难,确保学生安心服役;学生退伍、复学后,她还进一步朝着“双证大学生”方向引导,努力让每个退伍兵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优秀退役大学生。

开拓创新,促进部队战斗力与高校国防教育共同提升。随着工作时间愈来愈长,她与部队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总想着如何发挥学校和自身优势,为部队做点什么。今年8月,在她的促成下,东部战区某特战部队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签署共建协议,由师大体育学院直接为特种部队输送一流人才,同时,也为学校的体育人才找到用武之地。她还经常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带领心理和法律咨询、文艺小分队,深入到基层、海岛和前哨,为部队官兵进行专业的解答,进一步拉近高校师生与部队官兵的情谊。发挥退伍大学生优势特长,通过组织重装环校跑、宣传退伍军人网红宿舍等积极树立退伍大学生的良好形象,相关做法被校官微、腾讯新闻、头条新闻、解放军报等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高频转载报道,在校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报名参军潮。

 

15)姚华圣——漳州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

姚华圣,男,1972年12月出生,江苏盐城人,中共党员,现为漳州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在2002年1月4日漳州圆山灭火扑救行动中,他面对熊熊烈火,奋不顾身抢救战友,致使身体严重烧伤,被空军授予“爱兵模范连长”荣誉称号。他身残志坚,身体力行,为新时代国防教育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心系国防,持续关心关爱伤残官兵。圆山灭火扑救行动中,姚华圣同志和多名战友被严重烧伤,几年来,他积极与伤痛作斗争,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各种痛苦,经常到受伤战友家中慰问,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说服教育战友共同克服病痛,树立生活信心。3名受伤战友生活困难,姚华圣同志先后借款12万元,帮助他们求医问药、渡过难关。

忠心为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退休后,姚华圣同志义务担任漳州市江苏商会书记,引导商会坚持党的领导,诚信经商、产业报国,号召商会成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回报社会。2016年盐城发生特大龙卷风灾害,姚华圣同志第一时间积极动员商会为灾区踊跃捐款捐物;面对空壳村问题,他号召商会主动与诏安县桥东镇牙头村挂钩,出资出力定向帮扶。几年来,应有关学校等单位邀请,姚华圣同志先后担任多所学校课外辅导员,作报告百余场,大力宣扬圆山灭火扑救英雄事迹,用自身感受、身边事迹弘扬舍己救人、守卫国家财产的正能量。热心帮助困难学生,先后资助两名贫困学生完成初、高中学业。

助力国防,为国防教育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姚华圣同志从部队退休后仍然关心国防建设,在广泛调查研究以及妻子的鼎力支持下,用家属收入与个人退休金,于2015年创办了“国防教育在线”网站,探索新时代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国防教育的新模式。四年来,先后到二十几个省、百所高校调研,并承办了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等十部委组织的两届“爱我国防”全国大学生主题演讲大赛,全国两千多所高校参加,累计关注达到2.8亿人次,受到广泛好评。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教材内容陈旧等问题,依据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工作安排,组织编写了全国青少年学生军事科目系列教材,与相关高校合作编制了国防教育慕课、微课,编写了福建省交通系统安全教育教材。与有关单位合作研制的军事科目VR系统、手机“军营e家”管理软件受到部队领导和官兵好评。制作的国防教育系列微电影在全国、省市获奖,承办福建省人防系统知识竞赛等任务也受到好评。

 


 

二、提名人选(15人)

 

16)曾八云——94755部队二级军士长

曾八云,男,1975年7月出生,福建平和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94755部队无线电技师。他出生在平和县一个偏僻的小村落,小时候家庭穷困,父母靠几亩果园艰苦度日,曾八云每学期的学费从年初欠到年末,东拼西凑才能把学费补上。十三岁那年,父亲病逝,使原本就勉强度日的一家更是雪上加霜。

曾八云从小深知生活的不易,所以学习也分外刻苦,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主动承担起家务,做饭、洗衣、养鸭喂鸡,帮忙干些果园农活等等。让家人欣慰的是,曾八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三,家境的拮据又成为摆在曾八云进入大学的一道鸿沟。曾八云想,“即使考上大学也交不起学费,不如去参军,既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做点贡献,又可以帮母亲分担生活压力”,经过深思熟虑,他于1995年毅然放弃高考参军入伍,一干就是20多个年头。

入伍后,曾八云不论在哪个岗位,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在部队工作期间,他勤勉上进,深钻业务,每年参加上级比武竞赛,均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其维护的某型飞机实现连续飞行安全,主要事迹被上级转发。他还是单位有名的“发明达人”,先后创新研制、改制出5项所从事专业的先进技术,其中1项被单位推广使用。作为业务骨干,他带领专业保障队伍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所在单位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4次、集体嘉奖5次。个人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荣获首届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2006年参加驻地组织的专业技能大赛一举夺得第一名,2007年参加军区级比武竞赛,斩获2项第一,2014年被单位评为年度感动人物,2018年被军级单位评为一级“强军工匠”。

每每面临服役期满,就有地方公司许以丰厚待遇聘请他,朋友、家人也都劝他:“部队工资又不高,干再久也是一个兵”“早晚都得走,不如趁年轻回地方干一番事业”……。但曾八云不为所动,他说:“是部队的培养,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现在正是单位需要我的时候,我绝不会离开”。曾八云始终铭记军人职责使命,始终把部队的需要和发展摆在首位,用实际行动不断校准自己的人生航向,用青春和汗水、忠诚与奉献,不断续写军旅生涯新篇章,展现出新时代军人忠诚使命、矢志强军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17)吴国伟——福建海警第一支队某舰舰长

吴国伟,男,1976年9月出生,福建闽侯人,1995年12月入伍,1999年11月入党,武警中校警衔,现任福建海警第一支队某舰舰长。入伍以来,该同志积极传承八闽先哲爱国爱乡、敢拼会赢的优良品质,主动投身强军实践,亮身份、树形象、显作为、作表率,先后获评公安部“缉私先进个人”、中国海警局“维权先进个人”等殊荣,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2017年5月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相关事迹被《军队党的生活》专题刊载。

铁心向党:听党指挥扬铁骑,万里海疆展雄风。始终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听党指挥、担当尽责,投身强军实践,护卫圣洁国门,连续7年带领官兵远赴西沙、南沙、钓鱼岛等海域,海上航行超过15万海里,航时1万多小时,圆满完成巡航值守、巡逻监管、护航保障等20余项重大维权执法任务,用忠诚诠释爱国奉献情怀,用战歌奏响海洋强国序曲,写就国门卫士隽秀雄风。

铁拳击敌:惊涛骇浪亮利剑,钢铁长城保平安。始终以维护一方安宁为己任,认真分析研判辖区管控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升日常执勤巡逻实效性,日常执法战果丰硕。自任舰长以来,先后参与破获特大成品油走私案4起,查获走私成品油6600余吨、案值4600余万元,参与破获“6.01”特大跨国走私毒品案,缴获毒品1.5吨,与犯罪、走私分子斗智斗勇,经受生死洗礼,用血肉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铁臂救民:抢险救灾当先锋,军民一家谱赞歌。视人民群众为亲人,把辖区当家乡,狂风暴雨无所畏惧、恶浪滔天从不退缩,披星戴月,护卫万家渔火。积极投身厦门金砖安保、十九大安保、“两马闹元宵”安保等重大任务,主动走村入户,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共检查走访船舶200余艘、渔船民800多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00余项,参与海上救助6起,成功救助遇险群众30多人,唱响军民一家亲的生动赞歌。

铁胆励志:千锤百炼砺精兵,硕果累累美名传。作为福建海警第一艘某新型舰艇的首任舰长,他以舰为家、勇于探索,带领官兵研战法、练本领,先后完成海图作业、损管训练、火炮射击等17项部署训练,用最快的速度让该型舰艇形成战斗力。2015年底,他因工作劳累染上肺结核,但刚刚病愈就第一时间赶赴某海域执勤一线,始终战斗在维权最前沿。在他的带领下,全舰官兵多次圆满完成重大任务,被中国海警局记集体三等功,获评公安现役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海警局“基层建设标兵单位”等称号。

 

18)王和平——海军某观通站一级军士长

王和平,男,四川南部人,中共党员,一级军士长,现任海军某观通站雷达技师。1971年出生,1990年入伍,为海防事业挥洒了大半生的青春和热血,树立了强军报国的好典范,被战友们亲切的称为“兵王”。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装备管理先进个人、东部战区海军“学雷锋”标兵,2005年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

扎根基层不言苦,矢志国防做贡献。近30年军旅生涯中,因为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该同志始终扎根高山海岛,与配偶常年两地分居,错过了家属怀孕分娩、子女考学等重要时机。但面对本职工作,王和平同志做到了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他始终以“青春年华献海岛,热血汗水洒高山”为座右铭,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用自己的青春诠释了强军报国的铮铮誓言。

不畏艰险冲在前,立足岗位卫海疆。该同志入伍以来,先后参加了海军各级组织的系列演习,圆满完成应急作战专项保障任务;在各项重大任务中勇于担“重担”、挑“大梁”,先后多次及时抢修作战装备,为单位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观察保障任务做了很多贡献。1994年,王和平在执行维修任务的时候,不幸被机器压住左手三根手指,造成严重创伤。面对困难,他丝毫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的冲锋在装备保障的第一线,先后修复各型雷达上千次,确保了装备常态处于良好战备状态。

以站为家做表率,传承经验共发展。生活中,王和平同志经常教育引导身边年轻战友扎根高山海岛,忠于本职,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来建设。工作之余,他积极自学电器维修知识,结合每年装备巡检时机,帮助单位修理损坏的除湿机和风扇等日常电器近千余次,节约经费数万元,每当家电出现故障,总会看到他拿着维修工具的身影。他关心爱护身边战友,乐于帮助他人,能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积累多年的经验传授给他人,不断促进单位建设向好向上发展。

 

19)黄  洁——厦门某集团董事会办公室行政副总监

黄洁,女,1983年5月出生,福建莆田人,现为厦门当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行政副总监。2008年,黄洁结识了当时还在浙江某地海军部队工作的冯亮,两人相距遥远、聚少离多,许多朋友劝她三思,但她丝毫没有动摇。2009年4月两人登记结婚,黄洁正式成为一名军嫂。然而没过几天,冯亮就接到了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通知,刚领证就要分开,婚礼不得不改期,纵然有万般不舍,但为了支持丈夫的国防事业,黄洁没有任何怨言。2009至2011年间,在黄洁的鼓励支持下,冯亮接连执行了2次亚丁湾护航任务,并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军嫂”这个称号,意味着比一般的妻子要作出更多的牺牲。2012年第一个小孩出生时冯亮在海上执行任务,等任务结束回到家,已经是3天后了;2018年第二个小孩临产前几个小时,冯亮才靠上码头赶往医院,结果刚过3天就又接到要出海执行任务的通知,当时黄洁潸然泪下,但她依然坚强地含着泪说,“你去吧,我自己可以”。作为女性,在怀孕、待产等最需要丈夫的陪伴和照顾的时期,对于丈夫的缺席,她选择一如既往地理解和支持,给了献身国防事业的丈夫以强大的精神后盾。2017年冯亮任职海军某轻型护卫舰舰长,工作更忙了、任务更重了,常常是海上战备训练、码头港口值班,回家的时间很少,黄洁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她的大力支持下,冯亮任职3个月后即率舰参加比武,取得了海军第三名的好成绩,所在单位被上级授予集体三等功。

除了支持丈夫、照顾家庭,要强的黄洁也有自己的事业,不断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她深知,作为一名军嫂,提升素养,追求更美好的自己,同样是对军人丈夫的心理安慰与支持。大学毕业后,黄洁一直在厦门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办公室文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很快得到了公司领导层的认可,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先后任行政主管、办公室主任,现任集团董事会办公室行政副总监。

多年来,黄洁用她瘦弱的肩膀,支持着丈夫的海军事业,肩负着家庭的生活重担,实现着个人的事业追求,她用自己的坚韧和顽强,让“军嫂”这个称号变得更加响亮。

 

20)辛  茜——随军在厦门某部

辛茜,女,汉族,1988年12月出生,安徽青阳人。为支持丈夫工作,辞去中石油稳定工作,独自一人带着孩子来到厦门,现无正式工作。丈夫晋强,2004年入伍,现任31614部队48分队教导员,少校军衔,参加工作以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岗敬业,被福建省军区评为“十佳指导员”、被原南京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6年被评为厦门市“道德模范”。辛茜同志与晋强2012年步入婚姻殿堂,成为军嫂以来,她始终以军嫂为荣,严格要求自己,全力为丈夫扎根军营、建功立业提供坚强家庭后盾。

肩担家庭重任展示军嫂高尚情操。结婚以来,辛茜一直无怨无悔关心支持丈夫事业,用柔弱的肩膀独自一人扛起家庭的重担。2014年4月,婆婆在宫颈癌手术后查出癌前病变,公公又因心脏病先后两次住院抢救,丈夫晋强因工作原因,无法抽身。5月份,母亲被诊断出肺癌晚期,丈夫晋强又因紧急任务,分身乏术。那时已怀有四、五个月身孕的辛茜独自一人处理好家里全部事务,照顾父母和公婆之余,还时常叮嘱丈夫安心部队工作,不要为家中的事情分心走神。辛茜用无私和坚强支撑起了这个军人家庭的一片天。

心怀海岛官兵体现军嫂爱兵深情。丈夫晋强在任政治指导员时驻守的是出了名的“三无”海岛——青屿,辛茜每次上岛都要给战士们带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她毫不畏惧“三无”海岛的艰苦,始终一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与丈夫一样以岛为家。在岛上只要一有空闲,辛茜就会到炊事班帮忙,给战士们加餐,并常帮连队战士们缝补破了的裤子、衣服。她还常常为战士们排忧解难,战士们很多心里话都愿意向她倾诉,是战士们口中的“知心阿姊”。她常说“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当兵,能为他们多做一点是一点”,正是靠着这种爱兵情怀,辛茜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

 

(21)张子闽——福建省港航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子闽,男,196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福建省港航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2015年6月被原南京军区任命为解放军驻福建省航务军事代表办事处兼职第一主任。几年来,他始终瞄准世界一流目标、紧扣一线职责使命、牢记军地一体身份,尽心尽职,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2017年福建省港航管理局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驻福建省航务军代处被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树为样板单位。

坚持把兼职当专职干,在心系国防交通事业中主动作为。担任省港航局局长伊始,他就把兼职工作作为实现崇军报国情怀的有力平台,兼职命令还未下达,就主动与军代处联合开展战时装卸载保障课题研究,1项研究课题被军委机关列为“十三五”军事交通战备科研计划。

坚持把任命当使命扛,在推进国防交通建设中奋发有为。在港口码头、航道建设工作中,他积极贯彻国防要求,将驻岛屿部队对渡线路列为重点支持项目,为圆满完成军运保障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尤其是组织保障武警某师应急运输准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按需保障、按时完成,受到一致好评。 

坚持把平时当战时抓,在增强国防交通能力中敢想敢为。工作中,他用新思维新理念推进军交运输建设,敢于担当、敢为人先,实现多个首次:建立全军首支航道专业技术保障大队,购置最先进的水下扫测设备,并专门组织队员到上海等地调研大型舰船通航保障需求,使队伍一成立就形成战斗力保障力,在完成重大演训、保障和应急处突等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等军地30余家主流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积极推动行业力量参与水路军交保障工作,2017年福建推荐参加贯彻国防要求船舶占全国同期总数近四分之一,全省首艘新造民船贯彻国防要求获批并列入贯彻计划,实现全省新造民船贯彻国防要求零的突破。组织专业队伍首次开展装运卸“一个过程”的实战化演练,训练成果在原南京军区航务军代处兼职领导会议上进行示范演示。《中国国防报》对该同志抓备战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坚持把编外当编内看,在深化国防交通融合中担当勇为。他把军代处纳入地方一道管理保障,投入150万元用于军代处全面建设,解决了官兵日常就餐、办公用房等难题;与军代处一道到宁德下党乡开展军民融合精准扶贫,援建全军首个军民融合“心天地多媒体互动阅读教室”;为军代处引接全省数百个码头泊位视频监控系统,共享港航“一张图”等信息资源,探索的军民融合福建港航模式被《中国交通报》头版头条报道。

 

(22)杨球丽——南平市国动委经济动员科科长

杨球丽,女,198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政和人,现为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动科科长兼市国动委经动办专职副主任。该同志近年来先后多次参加省、市国防动员重大演训活动,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充分肯定,2012至2014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荣立三等功1次。其中,2012年度被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评为年度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被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授予第十二期全国国民经济动员业务培训班“优秀学员”。

政治立场坚定。平时能够自觉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注重收听收看中央新闻、阅读学习涉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方面的各类信息,跟踪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及时掌握中央大政方针。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单位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业务工作摆上高度,大力推进。

业务素质优良。在近年来市经动办人少事多的情况下,能够勇挑重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重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等重难点问题,为省、市国防动员及军地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20余条,挖掘梳理南平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南平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心”等“新时代新战略新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题宣传活动新闻点6个。

工作实绩突出。牵头完成《南平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纲要(修编)》《十三五中期评估报告》等多篇军民融合发展和国民经济动员材料编制工作,牵头梳理策划南平市共51项、总投资435.4亿元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重点支撑项目。多次到南平铝业、太阳电缆、虹润电子等企业一线调研,宣传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政策,先后指导圣农食品和元隆食品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级经济动员中心、南平三金电子成功获批创建福建省经济动员中心,并积极为企业争取国家、省级相关政策资金扶持。每年还要牵头市经信委、统计局等20多个相关部门完成年度南平市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分析工作。特别是今年来,在单位业务工作已相当繁重的情况下,主动到军分区协助工作,白天参加军分区活动,晚上到单位加班加点处理本职工作。其中,在南平市民兵应急营组建、迎接上级国防动员调研检查、参加省市国防动员演练、应征女青年综合素质考评等重大活动中,表现突出,多次受到市国动委领导和南平军分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国防情结深厚。热爱国防动员工作,积极宣传国防知识,多次为军队人员、地方企业、专武干部、民兵授课,积极参加全市国防动员工作和军分区组织的相关活动,协助完成“南平地区保交护路和综合保障能力室内战术作业”演练,牵头组织发改系统在“八一”、“春节”期间走访慰问驻地官兵活动,多次组织召开军地联谊座谈会。作为南平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日常事务具体经办人,能积极协助市双拥办做好南平市省级双拥模范城的相关迎评工作。

 

(23)尤建源——福建教育电视台党总支书记、台长

尤建源,男,1964年6月出生,福建南安人,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入伍,2012年11月转业回地方工作。他入伍30年,从战士到正团职干部,爱军习武,以队为家,敢于创新、争当第一,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担任武警龙岩消防支队政委、党委书记后,身先士卒,所在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岗位练兵先进支队”、福建省公安厅“现役部队先进党委”、龙岩市人大常委会“人民满意消防支队”等荣誉,他本人也两次被省公安厅评为“优秀正团职干部”。

2012年11月,尤建源转业到地方工作,6年间经历了龙岩市委副秘书长、古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市宣传系统党委书记、福建教育电视台台长4个岗位5个职务,不管在哪个岗位,不论担任什么职务,他始终以军人的战斗姿态投入工作,像战场上的指挥员一样,冲锋陷阵、善打硬战。在任市委副秘书长兼任“龙岩市水土保持和生态市建设长汀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期间,代表市委、市政府进驻长汀,指导和协调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长汀生态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即:一套规划、一个政策、一条长廊、一批产业和一个论坛)和新农村建设“五句话”口号(即:支部强、产业新、乡村美、民风好、农民富),仅8个月时间主抓完成长汀三洲5000亩湿地公园和汀洲古城“一江两岸”建设,受到长汀人民和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赞扬。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分别在长汀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长汀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2013年12月,龙岩市委决定尤建源同志任古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主抓古田5A级景区创建任务,在时间紧、要求严、标准高、征地拆迁任务重、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尤建源带领新区党政班子,不分白天黑夜战斗在项目工地第一线,深入群众家中做工作,常常一两个月回不了家,确保保质保量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重大任务,古田景区如愿获评国家5A级景区。

2015年7月,尤建源调任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任正处级副部长、市宣传系统党委书记后,主管三大媒体和意识形态工作,推进《闽西日报》改版,使《闽西日报》经济效益和发行量稳居全省地市级党报第二;推进龙岩电视台完成高清改造,完成市新媒体中心建设;主导并参与电视连续剧《永不褪色的家园》、《绝命后卫师》、《红色交通线》等多部作品的拍摄。

2017年10月,尤建源从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正处级副部长的任上调到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下属的事业单位福建教育电视台任台长。当时,电视台受新媒体的冲击,收视率低,经营下滑,生存十分困难。尤建源同志不计较自己10多年正处级干部的身份,不计较在党政军系统内当过“一把手”的经历,毅然放弃公务员身份平调到事业单位任职。仅一年时间,福建教育电视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台里人员精减了,工作效益反而提高了,一年时间就完成委厅交给的“一马当先”“师范之光”“大国工匠”等10多个重大专题、重要专栏的拍摄制作任务,多个电视专题和节目获得全国和省新闻奖;台里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家纷纷议论说:“还是部队的同志能打硬仗,这个转业干部不简单”。

 

24)雷继隆——福建兵工装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雷继隆,男,中共党员,福建永安人,2013年至今担任福建兵工装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该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公司上下坚定走“以军为主、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企业经营业绩稳中有进,持续向好。2013-2018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39亿元,销售收入20.35亿元,利润总额2.16亿元;目前公司总资产10.65亿元,净资产7.32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达105%,资产负债率31.39%。

高举军工旗帜实施战略研发。公司作为福建省唯一一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总体单位,近年来,企业投入技术研发费突破1亿元,实现了立项在研项目5项,预研项目十余项。企业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等称号,指挥防护工程主动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防暴弹药系列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装备市场。企业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持续改进并丰富装备产品的种类,实现装备改进提升,为后续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积极迎合客户需求,开展技术服务,着力开发性价比高、受用户欢迎的装备产品。近年来,军品军贸产品订购任务大幅增长,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局面。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公司紧紧把握军民融合产业政策,充分利用企业独特优势,着力发展气象探空火箭,联合解放军某大学等单位开展高低空气象探测火箭的研制工作。逐步实现探空火箭从低空到高空的系列化、型谱化。此外,大力开发民用枪系列、军民两用电机系列等。

真抓实干推进管理创新。公司坚持依法依规治企,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全面健全企业制度管控体系,优化工作流程。开展“节支降耗、挖潜增效”活动,近年来,累计节约各项费用1629万元,先后争取有关政策资金700余万元,争取国防科工局技改专项资金2920万元,争取科研资金支持2550万元,大大缓解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资金压力。

 

25)李钦龙——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钦龙,男,1965年11月出生,福建龙岩人,现任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年来,他带领海德馨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坚持以创新为主线,以实施军民融合和发展自主品牌为核心,充分借助母公司泰豪公司雄厚的资本、军工渠道资源,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开发军民融合应急装备制造,推动应急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同时以技术、产品优势带动海德馨向服务型制造发展。

李钦龙怀揣一颗赤诚之心,带领海德馨在2012年就开始为原二炮、海军、边防、人防、武警、核电等单位提供应急电源车、警报车、生活保障车等应急装备。迄今为止,共实现军民融合项目63台套,合计经济效益3002.83万元。凭借精湛的技术实力和坚持自主创新,海德馨在李钦龙的带领下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47件,是依托知识产权部署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水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8年度中国专用车卓越企业,主导编制了《电源车》行业标准(QC/T911-2013),是《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单位之一,取得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中国警察协会警务保障分会单位会员等认证,入围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定供应商,HDX5163TDY电源车、HDX5160XZ抢险救援照明车等产品获得过原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国防通信网设备器材进网许可,海德馨智能型应急电源车也被福建省科技厅等四部门授予自主创新产品称号。在2018年9月18日全军军民融合展会上,海德馨最新研发的某型电源车受到军委、战区领导好评。

 

26)尤长智——福建长兴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尤长智,男,1965年4月出生,系尤氏第八代传承人,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高级工程师。他的家乡闽东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间船舶修造基地”,福安长岐尤氏世代造船,已有数百年历史。他矢志造好船、服务国防建设,创建了福建省长兴海洋装备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公司获得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多项认证。

尤长智先后带领专家团队自主研发设计建造了远洋渔船、海洋工程船、集装箱船、多用途拖船、成品油轮、港口疏浚船、军民两用船等各类船舶100多艘,多艘船只交付部队使用。2017年尤长智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完成的“钢和铝合金焊接技术”在造船行业推广应用,也实现了民参军的良好融合。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福建省劳动模范,尤长智遵循“听党指挥、勇于担当、保障有力”的指导思想,深挖企业国防动员潜力,提高平战转换能力。2015年公司被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授予“华东地区(福建)船舶综合保障动员中心”,尤长智担任中心常务副主任。他以“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为己任,积极参与部队组织的军事演习与拉练,组建70人规模的“海军舰船海上机动修理分队”,为福建海警部队舰艇提供维修保障,受到海警部队嘉奖;2016年1月2日,接到国家国动委命令,四艘军辅船在东海某海域发生故障,需立即救援,尤长智立即启动保障动员中心应急预案,指挥带领海上机动修理分队火速赶往目标海域实施抢修,保障军辅船顺利执行任务,深刻诠释了“企业有假期、国防保障无假日”的使命担当。

 

27)叶福伟——厦门市后坑实业有限公司坤驰党总支书记

叶福伟,1940年12月出生,福建厦门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共坤驰党总支书记。该同志是厦门市有口皆碑的“拥军人”。从1986年带领村民与73322部队54分队开展共建活动以来,32年如一日,关心支持部队建设,福建日报、厦门日报和厦门电视台等省、市主流媒体先后60次报道他的拥军事迹。

部队建设的军需官。32年来,老叶为分队党员订阅厦门日报、图书杂志、电视节目等,帮助改善官兵的学习条件;购买自行车、电冰箱、空调等,帮助部队解决官兵生活、出行难题;派专人到部队指导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还送去化肥、喷雾器等,官兵们说,只要部队需要,老叶都会慷慨解囊,无私相助,是分队的编外“军需官”。

官兵生活的贴心人。叶福伟十分关心部队官兵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了激励官兵建军功营,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他个人出资2万元,为表现优秀的士兵发放奖励金,为在校读书的部队子女发放奖学金。叶福伟为家乡受灾的战士捐款8000多元,为3个战士(孤儿)献爱心6000元,在战士眼里,老叶是和蔼可亲的长辈、朴实无华的亲人。

民企拥军的领头人。长期以来,老叶坚持请共建部队为其所在的后坑实业有限公司开展民兵培训,亲自为企业职工上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课,给公司共青团员800余人次上学雷锋专题课。每年组织公司党员到部队慰问联欢,通过军民同台唱革命歌曲、军地党员一起为烈士祭扫献花、组织英模事迹报告和组织村(居)妇女为战士洗衣服、帮厨房做饭等形式,增强了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的爱国拥军意识,融洽了军民关系,企业员工和村民亲切地称老叶为“拥军带头人”。

政治教育的老教员。叶福伟是个老党员,长期主动配合部队做好新老兵的政治教育工作。每年新、老兵交替时期,他都要到分队为战士们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宣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特区建设伟大成就,32年来累计为2000多人次授课,被官兵们称为“编外政治教员”。老叶还热心帮助做好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仅近几年来就为湖里区的30多名退伍军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协调多家出租车经营企业优先接收安排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名退伍军人,组织其中的党员司机开设敬老模范车、高考爱心车、党员先锋岗,发挥了退伍军人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8)饶德松——永安市人民法院审判员

饶德松,男,1963年5月出生,福建永安人,中共党员,现任永安法院维军庭庭长、审判员。近年来,他先后创设“维军审判庭”、“涉军维权联动中心”、“军人之家”,推动司法拥军工作步入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轨道。从事维军工作以来,共审结各类涉军案件218件,为军人军属挽回经济损失750多万元,所办涉军案件无一改判、发回重审,无一信访、无一矛盾激化。2017年7月被评为“福建省爱国拥军模范”。

建立维军案件“绿色通道”。为军人军属开通专门的立案窗口,对涉军案件一律优先受理、优先送达、优先审判、优先执行,并在7日内将案件办理进度及时通报给部队,所审结的涉军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仅33天,受到军人军属普遍称赞。他还为驻永部队设置涉军维权工作流程图,开通热线电话、微博、微信,对官兵提出的涉法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多年来共解答司法咨询680余件,深入部队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107次,举办法律培训讲座52场,受培训官兵总计8600人次。

建立军地联动“大调解网络”。在25个维军联动单位设立了涉军维权联系点,聘请驻军部队政工干部、退伍军人担任调解员,建立军地一体调解人才库。2013年以来,军地双方共同排查化解涉军纠纷47件。针对每年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官兵容易出现思想波动问题,饶德松同志及时到部队举办《做遵纪守法的优秀军人》、《退伍安置与就业政策》专题讲座,有力促进了每年驻永部队新老交替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军人军属“维权联络站”。严格按照永安法院落实依法治军相关要求,吸收部队具有法律专业技能的人才担任法律顾问,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庭审旁听、案例评析、举办“模拟法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部队法律顾问的法律素质,增强部队官兵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9)孙  剑——泰宁县开善乡党委副书记兼武装部部长

孙剑,男,1979年9月出生,莆田仙游人,中共党员,现任泰宁县开善乡党委副书记兼武装部长。2000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龙湖镇、梅口乡和开善乡等3个乡镇武装岗位工作。他16年如一日,坚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情系国防,心系武装,为基层武装事业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立起了一名专武干部应有的好样子。曾获得“全省征兵工作先进个人”“县优秀共产党员”“县征兵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7年开善乡武装部被三明军分区评为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

讲政治守纪律,坚定理想信念。他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一项重大、长期的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筑牢思想底线。同时,十分注重业务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储备,坚持学习《宪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新时代基层人民武装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

讲情怀有抱负,坚守专武岗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入口关,累计为部队挑选输送103名优秀适龄青年,并多次带队亲赴驻地探望慰问,打通情感联系通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勉励他们成长成才,报效国家,征兵工作多年位居全县前列;注重加强基层人武阵地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整合各方资源,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完成乡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和行政村民兵营规范化建设,为人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突出做好民兵整组工作,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人员摸排力度,科学编组,动态调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效建立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救援力量。

讲奉献勇担当,服务中心工作。坚持将基层人武工作主动融入到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配合做好应急处置、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先后参与“6.18”抗洪抢险、“5.8”特大泥石流抢险救援、梅口乡猫儿山森林火灾处置、开善乡森林火灾处置等12次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组织动员基层民兵3800余人次。根据组织安排,于2016年5月调到“5·8”特大泥石流事故发生地开善乡任职,面对繁重的灾后重建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担当,连续奋战,组织基层民兵完成全乡受灾道路疏通、河道清淤等工作,维护辖区内的安定稳定,帮助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30)林学密——平潭县屿头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林学密,男,1966年4月出生,福建平潭人,中共党员,现为平潭县屿头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1984年入伍,2000年转业回地方工作。从小就在海边长大的他,入伍第一天起就与国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军15年,从义务兵到提干,一直表现优秀,多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回来后,依然坚持“退伍不褪色”,时刻心系国防,2016年5月,在面临是留在城区统计部门工作,还是回到那个“风吹石头跑,蚊子大如鸟”的故乡小岛——屿头岛任武装部部长两难选择时,他不顾家人和亲朋好友劝阻,毅然选择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国防事业。然而回到家乡,迎来的却是乡亲们异样的眼光,总觉得他是被贬黜、流放才会从城区回到岛上来。面对大家的不解,他选择沉默,但心底却更加坚定了一条信念:一定要在艰苦的小岛上,让国防事业开出绚丽的花朵……

岛上国防观念淡薄,是他回屿头岛后面临的第一难题。他从增强党委班子国防意识入手,在主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的同时,经常邀请军队、院校和区武装部领导到屿头岛开展讲座,强化大家的国防意识。为了加强群众的国防观念,他亲手贴标语、挂横幅,召集各村有名望的老人向大家讲述苦难历史,经常找村一级干部座谈、交流,请他们出谋献策、帮忙动员村民支持国防事业。

农村征兵难是个“老大难”问题。在大人眼里,总觉得“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在孩子眼里,当兵意味着不自由,太艰苦,回来后没出路,就业难。为破除这些狭隘观念,他利用自己是本地人的优势,挨家挨户给他们讲政策,讲道理,讲参军报国的重大意义,灌输“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思想并以亲身经历化解多年来屿头人民群众由于信息闭塞、文化程度不高等原因造成的对参军的误解。在征集过程中,他公私分明严把初检、体检、政考关,新兵入伍后,他持续跟踪,及时为新同志指点迷津、排忧解难。在得知2016年入伍的林佳清想考军校时,他极为高兴,为他购买了相关备考书籍,还经常鼓励他,最终林佳清在2018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军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到任后的三年里,屿头乡每年都超额完成征兵任务,2016年,他被评为“区征兵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屿头乡武装部被评为“省军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后备力量建设是偏远海岛农村的又一大难题,18—35周岁的人大都在外“谋生活”,民兵组织建设面临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把乡里历年的退伍军人进行认真统计,并逐个到他们家中做工作,不在家的也一个个打电话联系,通过退伍军人的亲戚朋友帮忙做工作,最终圆满完成民兵队伍组建任务。2018年民兵调整改革,屿头乡的整组工作取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对国防事业的热爱不仅感染了乡亲们,还对他儿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受他的影响,长子林攀从小就立志军营并高分考入了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学习期间,林攀还因表现突出连续三年获得嘉奖,毕业后又主动申请到“任务最重,训练最苦,打仗当先锋”的海军陆战队服役,2018年林攀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