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城乡一体化五周年新闻发布稿

作者:程强 | 2017-10-12 17:43:05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年是莆田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五周年。在省政府新闻办的大力支持下,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莆田市城乡一体化工作新闻发布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莆田市委、市政府向参加发布会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的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五年来莆田在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方面的工作和探索。

一、特色和亮点

201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批复莆田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4年,莆田又获批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五年来,莆田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田园风光、都市生活为主线,以形态田园化、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为目标导向,逐步探索形成了五融五化的莆田就地城镇化模式,即统筹推进规划融合、功能融合、政策融合、产社融合、治理融合等五个融合,逐步实现形态集约化、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土地规模化、就近市民化等五化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51.8%提高到2016年的58.1%,由全省第六位提升至第四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311元提高到15131元。今年3月,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我市成功举办,国家发改委、外交部、住建部等部委的领导,欧盟各国近20个政府、机构、企业等嘉宾出席会议,论坛期间,莆田市政府与中城基金的“新型城镇化子基金的框架协议”、涵江区人民政府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传统民居群落保护和开发的国际研究”等多个项目实现签约

(一)统筹推进规划融合,逐步实现城乡形态集约化我们树立了全域莆田多规合一的理念,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全盘谋划,优化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发展体系。在全省率先创新编制了多规融合的《莆田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明确了城市、乡镇、村居、社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边界和发展方向,形成了各部门都认可的一张空间工作底图。同时在总体规划的引领下,根据村庄所在区位、社会经济、人文自然、愿景目标等情况,按照一村一图一规划连片统一规划、分点分布实施原则,逐村编制村庄规划,逐步实现由城市到镇村的规划全覆盖,从根本上改变城镇的盲目扩张和农村无序发展的现象。

(二)统筹推进功能融合,逐步实现农民生活城市化 根据不同功能和定位,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建设的思路,在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绿化、有线电视、垃圾处理、污水整治、教育卫生资源等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上,加快向农村的合理布局和覆盖延伸,让广大农村居民共享城乡一体化的成果。五年来,全市新增财力70%以上投入民生,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岛岛通班轮,公交车辆数达1328辆,公交线路119条,其中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辆比例达84.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行百校帮百校三年行动计划,组织110所优质学校与123所薄弱校结对帮扶,国家教育督导办公室在《教育督导决策参考》中专文推介。引导名校到农村地区办分校,如市直莆田一中在北岸经济开发区举办莆田市外国语学校,带动了沿海地区教育发展。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将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范围直接延伸到基层,今年,我们就将100个村卫生所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家给予20万元补助

(三)统筹推进政策融合,逐步实现城乡福利均等化我们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就业培训、住房保障、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福利趋于一致,使城乡居民拥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同等的发展机会和一致的福利待遇。目前,我市已执行了全省最宽松、无门槛的户口迁移落户政策;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了城乡居民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154.56万人,参保率为96.3%,年续缴率超过95%,参保率和续缴率均名列全省前茅;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300万人;降低了公租房准入条件,切块定向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同时我们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两证合一,并以位居全省前列的进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在仙游县率先试行以旧集镇、旧厂房、旧村庄为主要内容的三旧改造,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开展抵押融资贷款,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四)统筹推进产社融合,逐步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围绕城乡产业、城乡社区的联动与融合,通过政府引领和平台驱动,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由产业和社区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抓专业化集聚。按照小镇景区化、景区园区化、园区专业化的思路,融入资本、品牌、研发、设计、创意、生产、休闲及旅游等要素,打造特色小镇的产业生态圈。涵江啤酒小镇(涵江三江口镇)获批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湄洲妈祖文化小镇、仙游仙作工艺小镇、城厢华林鞋艺小镇、秀屿上塘银饰小镇列入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秀屿冰雪小镇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展示项目,在今年的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淡会上精彩亮相,引发各界关注。另一方面抓四型村级经济。即以仙游钟山为代表的土地利用型集体经济、榜头坝下村为代表的资本运作型集体经济、西天尾后黄村为代表的合作组织型集体经济和灵川下尾村蛤老大为代表的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

(五)统筹推进治理融合,逐步实现农民就近市民化为确保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中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我们着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运用大数据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创新投资模式,及时修复城市设施,广泛发动社会参与,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人文情怀。我们积极推进全域平安创建,高规格构建大平台、大机制、大队伍、大服务、大群防体系,全面建成市、县两级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平台,创立了“矛盾纠纷网上调解平台”等救治管理模式,典型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同时,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打造一公里服务圈。两批共55个试点的建设基本完成,其中有8个村被确定为2016年省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

二、主要做法

(一)通过“方案+机制”的组合拳,解决工作怎么抓的问题。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决定》、《莆田市贯彻落实〈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实施方案,并逐年制定工作要点,将总体方案按年度细化,并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另一方面完善一系列推进机制。建立了每旬一协调、每月一督查和季度一通报等工作机制,协调解决试点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试点推进的好做法。组织幸福家园试点现场会及业务培训会,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城乡一体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推进机制,加强宏观协调指导,才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才能有序推进、上下联动。

(二)通过多规合一,探索了在多规合一理念的指导下,解决各项规划矛盾的路径。《莆田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将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融合起来,明确了土规定指标、经规定目标、城规定坐标、生态建设规划定底线的多规合一策略,体现了全域覆盖、有保有控、明确边界、生态优先的特点,确保实现一个城市一个空间,一个空间一个规划。通过经验总结,结合现行多部门规划管理体制的可操作性,我们认为,对于大多数地方而言,多规合一并非是指多个部门只编制一个规划,而是指通过多规合一,各专业规划在城乡同一空间上的用地边界是完全一致的、功能安排是高度衔接的、政策属性是相互协调的,多规合一的具体管理仍需各专业规划分头表达、分部门实施。

(三)通过幸福家园建设,探索了沿海、山区、平原不同区域的农村实现就近城镇化、就地市民化的路径。为了从点上取得经验,我们先后开展三批共121个村的幸福家园建设,五年来,市县区财政共整合下拨资金约20亿元,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筹集建设资金约14亿元,开展土地整理、村庄整治、新型社区建设、确权发证、产权流转等探索,也逐步总结形成了一批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如涧口村的新型社区建设模式正在条件相似的山区村内不断复制;坝下紫泽片区的三旧改造模式为集镇居民盘活资产变资本找到了路径;上塘片区以企带村模式引领推动大批的家庭作坊、散户向大企业集中、向园区集中,为产业集聚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后黄村文化传承模式为村庄整治和生态保护树立了样板;山前村土地流转模式为土地资源丰富的村庄经济发展拓宽了思路;蒜溪片区乡村旅游模式为村庄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白洋村整村搬迁模式为山区农民的异地安置、集中配套找寻了路子。通过幸福家园试点建设,有力地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培育、新型社区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农村面貌的改变、村财收入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探索出了一条规划引领、产业支撑、设施配套、社区转型、人兴业茂的农民就地城镇化发展路子。

(四)通过中心村党委建设,探索了以强村带弱村,实现区域连片发展的路径。20142月,全市首个中心村党委在华亭镇涧口试点村挂牌成立,下辖涧口、五云和隆兴3个村党支部,实行统一办公、统一协调、统一决策等制度。目前,全市已成立18个中心村党委,覆盖52个村、6300名党员。中心村党委探索实行村村联建、以强带弱以及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等形式,有效整合了各行政村的组织、社会、人才等资源,实现了富村带穷村、强村带弱村的辐射带动效应,如,涧口中心村党委整合3个村的资源优势,成立花卉合作社和果蔬合作社,筹建涧口现代物流平台农产品冷冻储藏基地,走上一条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我们认为,我市中心村党委的应运而生,筑牢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起到了主心骨作用;实现了村与村之间的横向合作,起到了聚合剂作用;加强了基层服务和乡村综合治理,起到了助推器作用;促进了相邻村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互动互信,起到了连心桥作用,是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的创新之举,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利于加快农村发展步伐。

 三、几点体会

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年来,我们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出发点是为群众谋利益,落脚点是使群众得实惠,必须把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引导作用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见到成效。为此,我们在试点推进过程中,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的事让群众参与、让群众作主,在制定规划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实施土地等要素流转中充分吸收群众参与、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完善公共服务中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增收,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提供强大的支持。

(二)坚持统筹推进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市、区、镇、村四级要上下一条心,将统筹推进的理念贯穿于试点建设各项工作之中。对城乡发展空间的优化布局、公服设施的覆盖延伸、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等要素都全盘考虑、一道谋划,实现试点整体推进,带动全局改革、全面发展。在面上统筹推进的同时,又要有点上的实践和突破,我市先后分三批开展了幸福家园试点村,在建设模式上不搞一刀切,如山区村重点探索产业化规模经营、农业休闲旅游的试验方向;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村注重整合资源、提升品味,探索产城融合的试验方向;在外出人口较多的空心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的山区村,率先探索打破村庄界限、集聚整合的试验方向,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山区人口向沿海有序转移等。通过点、面结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坚持村庄整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试点推进过程中,我们严格落实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建设理念,切实做到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突显生态文明,不搞大拆大建。首先把生态文明融入城市建设,严格规划保护了60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绿心,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省级、市级、社区级三个层面多类型、多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全市建成区绿地率38.89%,绿化覆盖率44.2%,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城市空气质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三。其次把环境整治融入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祼房整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田园化格局;再次注重把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乡村的自然原始纯朴之美,尽可能地不扰动自然环境、传统建筑物及场所,修旧补旧、改新建旧、新建如旧,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影响来打造别具特色的园林式休闲旅游村庄。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钜。在此,我代表莆田市委、市政府向支持本次活动的新闻战线的朋友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诚挚地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到莆田走一走,看一看,继续支持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共同为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出谋划策!

莆田市城乡一体化五周年新闻发布稿.doc点击下载附件33KB2017-10-12 17: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