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系列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背景材料

2017-06-09 16:23:46

      南平地处福建北部,是福建省区域面积最大的设区市,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南平生态环境优美,是地球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历史文化悠久,10个县(市、区)建县都在千年以上,是朱子文化、闽越文化、武夷茶道文化的发源地;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境内的武夷山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和“国家公园”等金字招牌于一身。特别是近年来,加快完善交通机场设施,境内现有1个机场、9条高速公路、3条铁路,被誉为“最美高铁”的合福高铁通车后,更是大大缩短了南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竞争的核心。当前,南平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打造“水美城市”、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补齐民生短板等,都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支持。这次,南平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南平市人才工作的十条措施》和6份配套文件,就是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以及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形成育才聚才用才政策洼地”的要求,从创新人才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和人才引进、激励、培育、保障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南平”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重点突出“五业聚才”:

      一是突出主导产业聚人才。南平市重点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制品、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与资源禀赋相得益彰的七大产业。为促进产业、科技与人才的融合发展,对高层次产业人才在南平市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自项目建成投产之日起3年内,按照核心技术产品带动企业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60%的标准,给予科研经费补助,每年最高补助2000万元。同时,组织开展市优秀人才选拔工作,每年遴选一批市级技能大师、制茶大师、工艺美术大师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特色产业优秀人才。计划5年内评选100名“创业之星”,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并提供500万元以内的项目担保、200万元以内的融资风险补偿、年100万元以内的贷款贴息。

      二是突出重点企业聚人才。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引才的主体作用,实行重点企业人才工作综合补助,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及其所培育或引进的人才,根据企业规模和人才层次,由市级人才专项经费按其实际支付人才经费的60%,分别给予年最高300—5000万元额度的集成式支持;提出首席科技官岗位补助办法,按用人单位实际支付薪酬的60%给予补助,根据企业规模和人才层次,每年每家企业最高支持额度为50—200万元。

      三是突出紧缺专业聚人才。借鉴省引进生模式,面向国内外著名高校,选拔引进一批建筑、水利、交通、规划、经济、工商管理等紧缺急需专业硕士、博士,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市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储备人才。引进人才前2年,直接聘用为市管国有企业管理或技术岗位人员,博士、硕士分别按企业副职、中层正职安排职务、发放薪酬,并分别给予10万元、6万元补助奖励。2年后,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正式留任国企或调任公务员相应职务。对全日制大专以上工科类毕业生到南平企业工作的,分别给予300—2000元/月的生活补贴。

      四是突出民生事业聚人才。立足补齐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基础人才“短板”。一方面,通过直接考核聘用的方式,着力引进一批教育、医疗卫生高层次中青年骨干人才,并给予人才房奖励和高层次人才相应待遇。另一方面,采取“面试+考核”的招聘形式,计划招聘乡镇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500名,给予大专7万元、本科10万元安家补助;定向委培医学类、教育类储备人才335名。

      五是突出安居乐业聚人才。把人才投入作为效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设立市人才专项资金,全市每年统筹资金不少于2亿元,保持年增长10%以上。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奖励60—120平方米的人才房或30—60万元购房奖励;对新到南平基层、企业就(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购房补助、租房补贴或人才公寓。相应建立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转)学、随迁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制度,解决人才后顾之忧。